2.那這么算下來您接觸手表的裝配和維修已經有40多年,這一路走來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經歷呢?
我在手表生涯經歷了很多的第一次。在手表廠安裝車間流水線的調游絲工序的時候,用眼過度。干到第五年的時候,左眼視力只有0.3,右眼1.2。由于視力原因不能適應在原工序工作了,車間主任安排我到流水四線當班長,帶領30多人每個月要完成一萬多只機械表的裝配,那時的口號是,我的1%失誤,到顧客手里就是100%的不合格。那會全班組人員上下齊努力,狠抓質量。手表質量最好,返修率最低的紀錄就是我們班創造的。
后來廠里把統一機心的自動、日歷、星期結構的新產品試裝任務就安排在我們班進行,也是領導對我們的信任。
1980年在昌平鎮公社手表裝配廠開始講機械手表的結構原理,1991年在北京表盤廠講指針式石英手表結構原理,對于一個普通年輕工人也都是第一次。
2000年應聘加入到瑞士斯沃琪集團,在天梭品牌任技術代表,期間受到鐘表王國瑞士制表氛圍的熏陶,在原來的基礎上對手表的裝配和維修技術有了長足的提高和進步。
2007年因工作調動進到中國鐘表協會,經當時的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,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正式掛牌,對鐘表維修工這個技術含量高,但是從業人員大多文化底子薄的特殊群體進行培訓、考核、評分、實際操作、評估等級,以期逐步規范這個行業的服務流程和技術標準。協會上下共同努力,把這個新領域的工作逐步開展起來,也算是個第一次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