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的最新研究報告——《反思教育:向“全球共同利益”的理念轉變?》重新定義了知識、學習與教育的內涵,認為:“可以將知識廣泛地理解為通過學習獲得的信息、認識、技能、價值觀和態度”、“學習可以理解為獲得這種知識的過程”、“教育可以理解為有計劃、有意識、有目的和有組織的學習”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知識、學習與教育的上述定義,從兩個方面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學校教育的定義:
一是學校教育的組織重心,從傳統的教師的教學中心轉向了學生的學習中心,教師的教必須圍繞學生的學、服務于學生的學。從本質上說,學校教育過程就是組織和幫助孩子們學習的過程。
二是學校教育的價值重心,從傳統的知識中心轉向了全面發展中心,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獲得知識,更要有獲得技能、價值觀和態度,等等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知識、學習和教育的重新定義,顛覆的不僅是人們對傳統的學校教育的認識,而且必然帶動對傳統學校組織形態的變革。
未來學校組織形態的變革,第一,“去教師中心化”。
在明遠論壇上,顧明遠先生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,強調“學生愿意學,就學得好;不愿意學,就很難學好。不把學生放在主要地位,很難提高教育質量?!比毡緦W者佐藤學先生認為:“課業研究”的中心不是研究教師怎么教課,而是通過看課堂上孩子的表現、學習方式,來改進教師的工作方法?!安皇茄芯拷痰募记?,而是研究孩子怎么學的。只有以學生為中心,課堂文化、學校文化、教研文化才能真正發生改變?!?/p>
第二,學校組織細胞:從教學型組織向學習型組織轉變。
未來學校必然要求對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造,使之成為服務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學習型組織。
第三,把學校建設為師生共有的學習社區。
趙勇認為,學校應該成為師生共有的學習社區。要讓學生意識到,來到學校學習不只是為自己負責,還要為別人負責,為周圍的社區負責。
第四,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改造為學生學習共同體。學習共同體的特征是:
(1)它是合作文化中的學習型組織;
(2)共同體成員有改進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共同愿景;
(3)成員之間為實現共同目的而相互支持和合作;
(4)成員之間有共同遵守的協約或者規則;
(5)各成員必須以開放的姿態和反思的心理對待自我和同伴的工作;
(6)各成員必須為存進有效的合作不斷的調整自我;
(7)成員之間相互欣賞和支持,并能敞開心扉相互真誠地交流,不會因為糾正對方的錯誤而在雙方之間產生誤解,每一個成員必須具有開放和合作的心智模式。
未來學校每個班級都應成為新的教學共同體,要引導孩子建設大量的社團、自組織的學習共同體,要引導教師進行自組織的專業發展,形成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,這是我們對未來學校組織形態的新期盼。